邓磊 | 画好三个同心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载于《探索》2020年第4期
引用格式:邓磊.画好三个同心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J].探索,2020(4):182-192.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国内、国际各种力量。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党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要以党中央为核心,以政治理想、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法规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党内同心圆,凝聚党内力量。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以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和“一国两制”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内同心圆,凝聚国内力量。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条件,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合作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际同心圆,凝聚国际支持力量。党内同心圆是核心圈层、国内同心圆是主体圈层、国际同心圆是外部圈层,三个圈层相互关联,在核心圈层的引领下,凝聚各种力量来推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邓磊(1965—),男,博士,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国内学界与政界人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路径。一是以文化自信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坚持文化自信也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有力支撑,因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我们要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思想武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二是以民族精神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守初心、担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精神,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熔铸的红色文化,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三是通过和平发展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由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与根本方式,因此,要高度重视依靠和平力量来实现民族复兴并为之保驾护航,打破以往大国崛起的霸权定律,塑造中国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和平复兴的大国形象。因此,对内凝聚国内共识,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强意志和磅礴力量,对外凝聚国际共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四是团结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要广泛凝聚起港澳台侨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研究及其路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多维视角。但值得重视的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需要通过力量凝聚机制得以产生并逐渐发展,而这一点也是目前相关研究比较欠缺的地方。那么,如何建构有效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机制呢?习近平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这就指出了我们构建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机制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外部条件,因此,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就要找出党内、国内、国际的最大公约数,画好党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同心圆。党内同心圆是核心圈层,国内同心圆是主体圈层,国际同心圆是外部圈层,三个圈层相互关联,在核心圈层的引领下,凝聚各种力量来推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以党中央为核心,画好党内同心圆,凝聚党内力量
党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
民族复兴需要凝聚中国共产党党内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完成民族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的计划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实现民族独立,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用28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步骤,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在第二个步骤中,通过70年的奋斗,我们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正在走向强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社会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人民幸福与日俱增,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日渐提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诸多短板,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等。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爬坡过坎、克难攻坚的时刻,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能否实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发挥坚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来带领人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临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越艰巨,更需要凝聚好党内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民族复兴的大业才能顺利完成。
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线。列宁认为,“无论为了尽快地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在现存的社会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战斗的无产阶级保持最亲密无间的团结是绝对必要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统一,有统一的思想意志、统一的行动步调,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共产党员具有先进性,但并不代表每个党员的思想具有先天的统一性。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是统一党的思想和行动的指挥棒。在中国共产党内部,既有民营企业家也有民营企业的工人,既有房产开发商也有买不起房的贫困人口,既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不同的群体利益诉求不同,甚至出现利益冲突。因此,在党内谋求共同利益,也只能找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
党无魂不立,政治理想就是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是党的最高纲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离开了这个政治灵魂,就会精神上“缺钙”,就会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航向,就会罔顾人民利益而强调个人利益,最后沦为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甚至走向腐败犯罪,被人民所摒弃。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不可能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也不可能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实中,有少部分党员口头上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压根就不信马克思主义。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其政治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相去甚远,不可能以马克思主义的胸怀去观照社会,不会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只有为自己谋私利的选择。在关键的时候,这类“两面人”的嘴脸就会暴露出来,就会背离党的纲领、分裂党的组织。
怎样保证每个共产党员能坚守党的政治灵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是共产党员坚守政治灵魂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避免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克服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尽可能让众多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真正成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的人。同时,也要用政治理想检验每一个党员,把那些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人清理出党的队伍,从而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的团结。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提出了民主建党的原则,列宁在继承和发展民主建党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这一原则在共产国际得到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二大在第一个党章中写入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分不开的。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黏合剂。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团结得像钢铁一样有力量,党内民主是必要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充分表达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意愿、主张,从而集中全党的正确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团结一致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凝聚全党意志和智慧,统一党的行动和步调,形成团结的合力。民主集中制既保障了充分的民主,又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措施。在新时代,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反对分散主义,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民主集中制,关键是抓好“四个服从”的落实。党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党的一份子,任何人都不能背离组织搞个人主义,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不能对组织的决定搞选择性执行。没有充分的党内民主就没有真正的党内团结。每一层级党组织在决定重大问题的时候,都要认真听取党员或委员的意见,在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家长制”。下级党组织必须服从上级党组织,保持党组织上下沟通与政令畅通,确保党的行动步调统一。党员及其领导干部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服从党中央领导。习近平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决服从中央决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上下一体、党内同心,高效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
党内法规从思想上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党内法规是“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一个政党没有统一的思想就不会有统一的行动,就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虽然没有制定党章,但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不仅规定了党的纲领,而且包含了党章的内容,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任务、纲领、组织和纪律等,实际上起到了党章的作用。可以说,正是这个纲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党内法规,把全体党员的思想都统一到党内法规上来,从思想上解决党员的认识问题,从而达到了党内的团结统一。
党内法规从制度上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刀刃向内、修正错误、避免党的分裂?就是因为有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纠正各种错误,靠的是党内法规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面临着国内外各种新的考验和挑战,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必须要有党内法规制约权力、监督权力、防范腐败,对违反党内法规的党员给予严肃处理,才能塑造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本,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从而创制了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继承并发展统一战线理论,根据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确立统一战线对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重重困难,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而统一战线也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赢得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习近平指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来团结更多的朋友,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集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为一体的中国最高形式的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中,一体意识一直起着凝聚与维持多元结构的作用。在漫长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血缘共同体,这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的源泉。由于自成一体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获得统治权,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王朝,力图统一国家。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意识更加强烈。由于历史的差异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操控下,极端民族主义抬头,“疆独”“藏独”势力不可小觑;香港、澳门虽然回归祖国,但长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已在一些人的思想上种下了分裂的种子,“港独分子”气焰尤为嚣张;台湾还没有统一,国际敌对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台独分子”随时随地都在谋求“台独”,分裂祖国的危险依旧存在。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容不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分裂,如果中华民族分裂了,那么民族复兴就是一句空话。对于存在的民族裂痕,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通过不同的措施进行修复。修复民族裂痕的关键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又在于把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格局,同舟共济、凝心聚力。
全国人民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三者之中,国家富强是前提,民族振兴是核心,人民幸福是目的,国家富强了、人民幸福了,民族才能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不来、要不来,只有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创造而来。习近平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中华大家庭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才能实现中国梦。”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人民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个人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利益诉求不同,要人民团结,就要在国内广泛地形成联合,达成共识,画出国内最大的同心圆。全国14亿人口中,非中共党员占93%以上,中国共产党要团结这13亿多人口,就必须分类施策,通过人民当家作主解决人民的政治诉求,通过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经济诉求,通过“一国两制”解决好国家统一的诉求。只有通过不同途径把各种爱国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形成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能。
经过70年的实践,有四种制度成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方式。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人民代表,而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方式。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关系,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开展合作,凝聚各党派力量,延长共产党团结人民的手臂,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正如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事务,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四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居民自治、村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形式,是基层人民直接参与的民主形式。通过基层民主达成共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人民的团结统一。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区域间、个体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自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跨过0.4之后,一路攀升,到2009年达到高峰,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调节之后开始持续下降,但仍然处于国际警戒线0.4之上。我们要看到这样的现实:中国不仅有一批亿万富翁,也有一批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
要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必须想办法缩小这种差距。一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促进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发达地区进行竞争。因此,国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地区实行相应的政策倾斜,改善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奠定其经济内生发展的基础,增强其经济的造血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近一亿贫困人口将在今年全部脱贫。还要看到,在脱贫后的乡村振兴中,落后地区仍然需要党和国家的扶持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二是要关注弱势群体,在二次分配时给予倾斜。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在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低保、义务教育等方面对他们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一定的特殊照顾。三是要实施对口支援,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无可比拟的地方。对口支援是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支持落后地区发展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长期坚持。
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一国两制”就是凝聚港澳台爱国力量、实现国家统一而确定的大政方针。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就香港回归后的社会制度指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这说明香港回归后虽然不改变其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性质,但也不是全盘接受原有的制度体系,而是保持现行的适合的制度。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哪些制度适合保留?总得来说,就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可以保持,凡与《宪法》和《基本法》相冲突的都需要清除或者改革。
在一部分人心里有一种错觉,认为搞“一国两制”就是不能干预港澳台的现存制度,哪怕是存在问题的制度也不能干预,而干预了就是没有坚持“一国两制”。正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极少部分香港人的不满情绪,甚至出现骚乱。“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仍需要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相关治理制度进行逐步的完善。澳门回归后的20年发展顺利,澳门人民爱祖国、爱澳门,把澳门工作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结合,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践行“一国两制”最成功的案例。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反对“台独”,积极推进国家统一,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
3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画好国际同心圆,凝聚国际支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完善,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会逐渐消灭各民族之间的分工。当历史的发展突破民族、区域以及分工的限制,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世界历史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不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地域的限制,共产主义是无法在世界历史意义上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需要走向世界,汇入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换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样需要获得国际力量的支持。
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交往扩大,各个国家间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全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产生的危机不仅威胁本国的命运,而且会产生蝴蝶效应,波及全世界。2019年的澳大利亚火灾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中亚地区恐怖主义组织活动威胁着全世界的安全,这一系列事件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全世界所有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问题时,只有摒弃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隔阂并通力合作,才能共同战胜威胁人类的灾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国际共同问题的选择。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气候变暖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日渐恶化,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的安全等。这些问题单靠某一国之力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全世界联起手来才能找到出路,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的选择。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什么民族、无论国家大小、无论国家贫富,要想获得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全球的资源、市场、产业体系共享,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就解决本国的全部需求,全球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一些国家本着“零和博弈”的思维,为一己之利,设置各种壁垒,阻碍全球化发展,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要“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意识形态对立的选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这种历史也构建了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不同,致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产生分歧。特别是二战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垒,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影响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摒弃前嫌、突破“非友即敌”“结盟对抗”的冷战思维,通过取长补短、文明互鉴,形成“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共识。
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条件。实现民族复兴靠发展,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分析国际局势后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没有变,和平发展的机遇还在。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威胁论”也不时抬头。“中国威胁论”带来的是周边国家的猜忌和大国的打压,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摩擦,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消除不利因素,我们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从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出发,联合一切有利于我国的力量,尽可能让支持我国的国家越来越多、敌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少,营造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仅要增强发展的硬实力,也要增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等广交世界朋友,画出国际同心圆,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力量。
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已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开创的中西贸易的历史通道、中西文明的交流桥梁,始于中国,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中华文明由此走向世界,世界也由此走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以历史分析为基础的,它认为不是只有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不同于传统的丝绸之路,东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贫富差距较大,总体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大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加速工业化发展是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具备了丰富的工业化经验和强大的工业产能,怎样把中国的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的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一带一路”倡议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兼顾各方利益和关系,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倡导文明互鉴,求同存异、共生共荣。“一带一路”倡议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而“一带一路”的建设已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沿线各国人民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与合作国家的友谊也逐渐增进。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也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满足国家发展之需,我们需要与世界各国交换资源、取长补短。中国虽然是一个科技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还未完全掌握许多前沿尖端技术,我们需要与其他国家在科研领域加强交流,通过合作共同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也不高,中国的发展需要与各国共享市场。无论从资源、科技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打压,更需要我们结成广泛的国际联合。
开展中非合作,坚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相互理解、风雨同舟,推动了中非双方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患难与共的坚定意志,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更加深厚。开展中国-东盟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东盟国家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达成共识,构建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合作新框架。通过上合组织加强了我国与成员国之间的睦邻友好与互相信任,促进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他领域与成员国的有效合作,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国家之间文明互鉴、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维护和保障了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增强了我国与成员国的政治互信,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冲击国际关系,推进了我国与成员国在经贸、金融、科技、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务实合作。通过地缘政治的联合,我们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支持,为国际联合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增强了国家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 结语
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九届四中全会勾勒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蓝图,并对实现这张蓝图提出了行动路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人,没有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再好的制度也不一定有良好的治理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梦想,完成这个梦想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来实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具有共性时才能消弭利益冲突,形成前进的合力。找出党内、国内、国际不同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增强民族复兴的领导力、创造力和支持力的最佳路径。以党中央为核心画出党内最大同心圆增强党内凝聚力、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画出国内最大同心圆增加国内凝聚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画出国际最大同心圆凝聚国际支持力,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劲动力。
点击这个二维码,《探索》
2020年第4期尽在这里!